作者: 夏侯振宇发布时间: 2025-09-10点击量: 19来源: 江西省网络安全研究院
江西省保密与密码技术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在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的支持下,由江西省网络安全研究院建设运营,聚焦保密技术、密码技术和网络数据安全技术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本次开放课题面向国内从事密码和网络数据安全等方向开展研究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开放申报,具体如下。
一、开放课题内容
1.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联邦学习研究
研究内容:设计一种高安全性的新型加密方案,基于新型加密方案构建一种分布式联邦学习框架,实现数据隐私保护下的高效模型训练;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构建链上基于贡献的动态激励模型;开发原型系统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优化通信与计算开销,探索优化节点管理,提升可扩展性,确保典型应用场景中模型精度与效率达到实用水平;分析和完善系统安全性与鲁棒性,形式化证明方案满足INDCPA安全模型,开展抗合谋攻击和容错机制设计,提升模型抗攻击能力。
交付成果:
(1)提出一种支持MPC/HE与区块链激励融合的联邦学习框架。
(2)构建一个联邦学习框架性能验证系统,模拟5节点分布式训练,训练验证联邦学习模型(含本地训练、模型聚合等),预期在MNIST/CIFAR-10数据集上模型精度损失≤3%,训练耗时较基线(纯MPC联邦学习)降低10%。
(3)发表1篇SCI检索JCR Q2(二区)期刊论文。
(4)申请1项发明专利。
(5)获得1项软件著作权。
2.面向大状态轻量级密码算法的安全性分析方法研究
研究内容:聚焦大状态轻量级密码算法的安全性分析,通过多种形式化建模与优化技术提升安全性分析的效率与精度。通过改进MILP的约束条件与表示形式,更精确地描述算法特性并优化模型性能;针对复杂结构算法,构建复合SAT模型,实现密码算法安全性分析的自动化和高效化;设计一个基于MILP和SAT的混合搜索模型,可根据搜索进度和结果反馈,动态优化该模型中的参数和策略组合,提升搜索效率。
交付成果:
(1)针对大状态轻量级密码算法构建基于MILP/SAT的自动化搜索模型,构造差分类或线性类区分器。
(2)构建混合搜索模型,同时注入模型求解的优化技术,实现自动化分析模型的高效求解。
(3)发表1篇EI检索期刊论文。
(4)申请1项发明专利。
(5)获得1项软件著作权。
3.抗量子混合签名兼容性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抗量子混合签名在基于传统密码体系下应用行业的适用性,评估其兼容性和安全性;研究抗量子混合签名技术在密码应用领域的适配性问题,针对同时使用传统密码和抗量子密码的典型应用领域提出一种具体的抗量子混合签名技术方案,确保该应用领域涉及的密码体系能平滑过渡到抗量子密码体系;针对抗量子混合签名算法在密钥长度、签名长度、计算复杂度等方面的不足,研究证书适配性技术,确保其平滑迁移与替代。
交付成果:
(1)提出一个面向行业的抗量子混合签名技术方案。
(2)针对签名验签等典型安全场景,给出兼容性应用方案。
(3)发表1篇EI检索或北大核心检索期刊论文。
(4)抗量子签名兼容应用可行性报告。
4.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数据分类分级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内容:开发一个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数据分类分级系统,并选取一个行业开展应用,借助大模型的推理能力自动识别数据内容,减少人工干预,有效提升数据分类分级识别效率和准确率,降低数据治理复杂度。
交付成果:
(1)提供1套行业数据分类分级工具原型,可对该领域的数据自动化分类分级处理。
(2)形成1个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并提交1篇行业应用报告。
(3)发表1篇期刊论文。
(4)获得1项软件著作权。
二、申请要求
1.周期和经费
课题周期一般为1~2年,课题支持经费上限为8万元/个。
2.申请人基本条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在编人员,无犯罪记录。
3.申报限额
(1)每位申请人同时期内最多申请或承担一项实验室开放课题。
(2)已获得本实验室资助的开放课题但尚未验收者,或近三年内承担本实验室开放课题验收结果为不通过者,本次不得申报。
4.课题组要求
(1)实验室开放课题实行合作制,课题组主要成员一般不超过5人。实验室将为每个课题指定一位固定研究人员作为课题的责任专家,全程跟进课题实施过程,协调相关事宜;
(2)团队成员专业结构合理,具备完成课题的技术能力。
5.成果标注
(1)如课题要求的交付成果包含论文,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必须为“江西省网络安全研究院”。
(2)如课题要求的交付成果包含发明专利,发明专利的申请人/专利权人必须包含“江西省网络安全研究院”,且至少有一项专利的第一权利人为“江西省网络安全研究院”。
(3)如课题要求的交付成果包含软件著作权,软件著作权登记的著作权人必须包含“江西省网络安全研究院”,且至少有一项软件著作权的第一著作权人为“江西省网络安全研究院”。
(4)课题要求交付的所有成果,其发表或取得时间应为研究期限内,且均需标注“本研究课题得到了江西省保密与密码技术实验室的资助(课题编号×××),英文标注:This project is sponsored by Secrecy and Cryptography Technology Laboratory of Jiangxi Province(NO.×××)”。
(5)若申请人基于本实验室资助完成上述课题要求的交付成果以外,还承诺完成更多的成果,原则上仍需在成果中标注“江西省网络安全研究院”,标注顺序不作要求。
6.课题申请
课题申请人须根据本指南填写《江西省保密与密码技术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课题申请书》(见附件),并于2025年9月21日前将填写好的申请书(A4纸双面打印,一式叁份,左侧装订,纸质件不予退还),并加盖单位公章后邮寄至: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福州路235号
江西省网络安全研究院
邮编:330019
联系人:夏侯振宇
联系电话:13870827819
电子版(Word或PDF文档)发送至邮箱:xhzy0205@163.com,邮件主题:2025年实验室开放课题+工作单位。
实验室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
7.其他要求
研究期限内项目负责人需至少到实验室开展一次学术交流。由本实验室资助的开放课题,其研究成果归本实验室、其他资助单位及研究者所在单位共享。未按规定署名和标注的成果,结题时不予认定,且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本实验室课题。